「與成功有約: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」讀書心得與關鍵啟示
「與成功有約」為史上暢銷書籍之一,過去幾十年來,該書籍的銷售量據說超過4,000萬冊。書中史蒂芬.柯維(Stephen Covey)提出高效能成功人士的七個習慣,包括藉由主動積極、以終為始、要事第一等三個習慣,使個人由依賴期提升至獨立期;並透過雙贏思維、知彼解己、統合綜效,使個人由獨立期演進至互賴期;最後則由不斷更新的習慣,使自己持續進步。其後,史蒂芬之子西恩.柯維(Sean Covey)在原版基礎上,針對現代人工作及生活增添新見解,讓七個習慣更易落實。本人分享讀後心得及啟發,以揭示原書作者的人生觀,以及可建構成功人生的習慣。
一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:由「與成功有約」所學的關鍵策略
(一)內在品德及思維優於表面技巧
中國古代典籍「大學」中「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」觀點,與本書「由內而外」主張的精神一致。要達到公眾成功前,應先完成個人成功,而個人成功前提,則需培養內在良好品德及思維,而非訓練表面技巧言語及行動。書中指出,除非有不同認知,否則新行為無法持久,而需有真誠正直人格,方可真正贏得人心。
(二)主動積極及不斷更新為成功基礎
主動積極為追求圓滿人生的首要準則,亦為實踐其餘六個習慣的後盾,其涵義不僅包括主動出擊、由本身能控制面向著手、抱持可成長心態,更重要是對自己負責,而非受制於負面環境及模式。另追求進步及改善弱點為成功基礎,藉由生理、靈性、心智、社會情感等四個面向的不斷更新,持續強化實踐各習慣能力,每日實現個人成功。
二、建立「與成功有約」的穩健基石:追求終極目標及價值
(一)寫下個人憲章或宣言
「以終為始」為本書重要觀念,即探尋人生終極目標及深層價值,據此寫下個人憲章或宣言,並以其作為任何行動及事物的依歸;理想狀況為建立以原則為根基的生活重心,而非依恃善變的事或物。書中指出,可思索及定義自己的各生活領域,找出兩、三項應達成且可突破現況的目標,以便全面關照生活。
(二)每週持續朝個人目標邁進
確認自己的原則及目標後,就應著手實現,任何有助於達成個人目標及宣言的事物,皆應被列為優先事項,並儘量捨棄其餘無關緊要的事。書中指出,個人管理優於時間管理,與其疲於因應急迫事物,不如每週花費一些時間從事重要但不急迫的事,一方面可防患未然,避免因疏忽產生危機,另方面則可維持紀律,逐步朝目標邁進。
三、實踐「與成功有約」的成功模式:促進工作與生活平衡
(一)兼顧短期產出及長期產能
書中提及「效能」包括「產出」及「產能」等兩要素,「產出」為期望獲得的結果,「產能」為達成目標的資產及本領,若過度重視「產出」,將造成資產未受到適當保養,或人未得到充足休息,反而會因此阻礙長期產能;反之,若過度重視「產能」休養,則將抑制資產或個人的潛能,進而無法達成當前的理想目標。
(二)平衡發展每個應扮演角色
書中指出,事業的成功無法彌補家庭的失敗,而工作與生活間平衡,則反映在訂定未來一週計畫時,應由扮演的角色考量。如某甲同時為個人、公司經理、學校老師、丈夫、父親,則應對每個角色訂定未來一週的計畫,或期望達成的二至三個重要成果。此規畫方法隱含承認人比事重要,可平衡發展不同角色,並達成工作及生活的平衡。
四、掌握「與成功有約」的關鍵原則,提升人際關係管理
(一)思考是否可朝向雙贏關係邁進
長期而言,雙贏關係為最佳策略,因此應隨時思考是否可達成彼此皆能夠接受的利人利己境界。書中指出,雙方若具備特定品格,且有適當制度配合,較易建立雙贏關係:品格方面,當事人應真誠正直、兼顧本身及對方利益,以及擁有厚實安全感的富足心態;制度方面,團體內部應鼓勵互助合作,並建立相對應薪資獎懲及績效目標。
(二)採取同理心傾聽技巧
雙贏思維僅為高效能關係的基礎,若要真正落實,則需實踐傾聽技巧。只有深入理解對方的感情及理智世界,並滿足其精神需要,才能夠集中心力解決問題或發揮影響力。書中指出,有效人際溝通要素包括具同理心傾聽技巧、以品格贏得信任、充實的情感帳戶,而與人溝通時應避免價值判斷、追根究柢、好為人師、想當然耳等反應。
五、達成「與成功有約」的目標,聯合團體力量發揮綜效
(一)激發他人潛能並成為支持周遭的力量
書中提及激發他人潛能的領導觀念,包括向他人傳達其擁有的潛能,使其得知本身價值;期望某人發揮潛能及達成應有成就,以促其進步等;另書中指出創造價值的重要,包括只要自認為服務人群,都能把工作做好,但若為私利,就不能如此成功;可以由某職位退休,但無法由有意義的計畫及貢獻中退休等觀念。
(二)尊重彼此歧異發揮統合綜效
統合綜效的基本心態,係認知本身存在不足地方,並因此尊重每個人的不同主張,認為所有觀點皆值得聆聽及瞭解。藉由容納團體中背景、才智及想法的歧異,從中知悉各項可能的選擇,進而構想具創意及理想的第三類方案,達成互補整合效果。統合綜效不僅為有效原則,亦為雙贏思維及知彼解己等習慣集大成,以及團體成功的成果。
六、將七項習慣整合至五力
經由前述整理,本文將書中七項習慣歸納成五項能力,分別為主動力、規劃力、平衡力、協調力、領導力(七習慣及五能力關聯詳表格)。期望各位讀者能夠實踐前述各項原則,持續增進七習慣及五能力,邁向成功的人生。
附圖 七習慣及五能力的關聯
七項習慣 |
高效能實踐行為與所涉及能力 |
積極主動 |
根據原則和期望結果做出反應(主動力) 使用主動積極語言(主動力) 專注於影響圈(主動力) 成為轉型人(主動力) |
以終為始 |
行動前先確認預期效果(規劃力) 創造個人使命宣言並以此為人生藍圖(規劃力) |
要事第一 |
專注於最優先的要事(規劃力) 排除不重要的事情(規劃力) 進行每週計畫(規劃力、平衡力) 真誠抉擇當下(規劃力、主動力) |
雙贏思維 |
保有富足的心態(協調力、領導力) 平衡勇氣與體諒(協調力、平衡力) 將他人的贏視為自己的贏(協調力、領導力) 建立雙贏協議(協調力) |
知彼解己 |
與他人建立情感帳戶(協調力) 練習同理心傾聽(協調力) 以尊重態度尋求別人理解(協調力) |
統合綜效 |
珍視差異(領導力、協調力) 尋求第三選擇(領導力、協調力) |
不斷更新 |
每日實現個人成功(主動力) 平衡產出及產能(平衡力) |
附註:
網路上「與成功有約」相關的閱讀心得及影片很多,僅列出下列兩個連結供參,有興趣者可至網路搜尋別的資料。
《與成功有約》心得:一張圖讀懂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
https://readingoutpost.com/the-7-habits/
這是一支需要反覆觀看的影片 | 老高與小茉 Mr & Mrs Gao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aeqIeeXjYQw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