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學就會的ETF投資架構:讀完「股魚教你一本搞懂ETF」的心得分享

 一學就會的ETF投資架構:讀完「股魚教你一本搞懂ETF」的心得分享



近年ETF投資成為全面運動,根據媒體報導指出,至202411月底,在臺灣掛牌的ETF接近270檔,總受益人數接近1,400萬人次,整體資金規模超過新台幣6兆元。ETF好處眾多,包括將資金分散投資於多檔股票或其他資產,可降低單一股票風險;相對於個股交易,ETF具備較低的成本;操作方式簡單,投資新手可輕鬆上手等。近期閱讀股魚所著「股魚教你一本搞懂ETF」,感覺有所收益,爰歸納投資ETF的程序如下,謹供各位讀者參考。

一、制定本身的投資理念及資產配置

在投資ETF前,應先考量本身的年齡、收入狀況、風險偏好等,制定投資理念及資產配置的宏觀原則,以藉此挑選合適的ETF類型,並應隨著狀況變動,動態地進行調整。以年齡為例,年輕人應選擇風險高但潛在收益顯著之標的,以期迅速增加資產規模;老長者則應以保守態度投資,確保先前辛苦累積資產不致損耗。另以收入狀況為例,若每月有穩定收入進帳,則可在投資上追求資產大幅度成長,若工作收入忽高忽低,則應偏向保護資產並創造更多固定孳息。

二、確認擬運用ETF工具達成的投資策略

()低買高賣賺取指數價差(市值型ETF)

挑選股市趨勢長期向上市場,並藉由定期定額方式,持續投入資金,以達「成本平準化」效果。另書中指出多個可額外加碼臺股指數ETF的時間點,包括景氣燈號為藍燈、股價跌至10年平均線、國安基金將進場等,若此時額外投入更多資金布局,則可有效地降低長期平均持有成本。日後待景氣燈號轉為黃紅燈或紅燈,或帳面報酬率達原訂目標,再賣出獲利,則可以低買高賣方式賺取指數價差。

()固定領息支應生活費用(高股息型、債券型等ETF)

可固定領息ETF眾多,含高股息、債券、房地產等,可依本身偏好挑選。惟投資此ETF應注意三件事:其一為本投資策略固然可以定期定額,但若偏好一次投資較大金額,此時即需關注影響價格走勢的指標,如利率影響公債價格,景氣影響高收益債價格,並以當時經濟概況決定投資標的。其二為即便為同類型資產,內含策略亦不盡相同,特別是高股息ETF,讀者應進行比較。其三為每檔ETF配息時間及頻率不同,含年配、半年配、季配、月配等,讀者應搭配,確保每月皆可收取平穩現金以支應生活所需。

()投資特定產業以追逐成長趨勢(產業型ETF)

對於偏好特定產業,但不知道該選擇哪檔股票的投資者而言,產業型ETF為相當便利的投資工具。與市值型ETF不同之處在於,單一主題ETF易於在趨勢後績效降低,或市場大漲但產業遇逆風時而無法參與整體漲幅,因此需熟悉及掌握所投資產業趨勢。目前已有電子、科技、金融、半導體、電動車、電子支付、資安防護等產業型ETF,讀者可從中選擇,以積極追逐特定部門的成長趨勢。

()活用槓桿增進資金運用彈性(槓桿型ETF)

個人先前所學理財觀念認為,桿槓型ETF的風險高、不適合長期投資,且因正價差及期貨轉倉原因,淨值長期下跌;惟本書指出因複利再投資及逆價差,加權指數槓桿型ETF不會如此,反而淨值長期上漲。在此狀況下,投資者可活用加權指數槓桿型ETF以增加資金運用彈性。如可投入50%資金於元大台灣5025%資金於元大台灣502,此時曝險與100%資金投入元大台灣50相同,但手中卻有25%現金可供運用。

()布局動能策略擁抱熱門題材(動能型ETF)

本書以富邦臺灣中小為例,指出若想擁抱飆股賺波動,可布局動能策略型ETF,此對本人而言屬於新觀念。書中指出,富邦臺灣中小的選股邏輯相當獨特,並不考慮長期基本面,只要上市滿1年、近1季沒虧損即可,其他則專注成交量、周轉率、BetaAlpha數值,惟此方式衍生換股頻率高、費用率貴及波動率大等缺點。若認同追逐當季熱門題材股的策略,亦可投資此類型的ETF

三、實際挑選ETF的原則

()購買ETF前的關注重點

1.ETF追蹤的投資主題:ETF種類繁多,涵蓋市值型、高息型、債券型、產業型、槓桿型等類別,每種類型的風險及波動程度,以及適用的投資策略皆不盡相同。唯有挑選本身所認同的ETF主題,方有興趣進行研究,並長期的持有及投資。

2.ETF追蹤的指數策略內容:即便是相同的投資主題,每檔ETF追蹤的指數策略內容亦不見得相同,造就其績效存在差異。舉如同樣是高息型ETF,有採用「預測」的現金殖利率,有採用「已知」的平均年化殖利率等。因此,在投資ETF時,應挑選所認同的投資策略。

3.ETF的歷史回測表現:回測時間拉得愈長,商品表現就會愈清楚,建議至少檢視5年以上的時間,並從中挑選符合本身預期者。另看歷史回測時,不應只看ETF的投資報酬率,還應考量風險,檢視其歷史波動率。

()篩選優質ETF的要件

1.折溢價低:折溢價指ETF淨值及市價間差距,當其差距愈小,表示ETF市價愈接近真實價值,投資風險就愈低。一般而言,新上市的ETF,易於出現折溢價,因之前沒有參與到預購者將進場。發行商若將折溢價維持在0.5%以下,即說明其努力控制。

2.追蹤誤差小:追蹤誤差指ETF報酬率與其所追蹤指數間報酬率的差距,當誤差愈小,ETF實際報酬率愈接近目標指數報酬率。大部分股票型及債券型ETF的每日追蹤誤差在正負0.1%以內,只有像槓桿型、反向型、期貨型ETF,追蹤誤差較大。

3.規模大:當ETF規模愈大,代表持有者愈多,此時ETF流動性高、交易成本低、下市風險較小。書中指出,若股票型、債券型、期貨型ETF30個營業日平均規模分別低於1億元、2億元、5,000萬元,符合下市條件,爰應挑選規模大標的。

4.波動度低:書中指出,股票型ETF及債券型ETF30個營業日平均淨值累積跌幅達90%,將被下市。期貨型ETF10個營業日平均淨值累積跌幅達65%,暫停信用交易、有價證券借貸及當日沖銷;近10個營業日平均淨值累積跌幅達85%,僅限法人機構交易。挑選安全標的,有助避免清算下市。

5.費用率低:費用率指購買ETF成本,費用率愈低,則投資者實際獲得的報酬就愈多。在投資主題相同的狀況下,若其餘條件相近,可優先選擇費用率低的ETF

四、總結

綜合前面所述,投資ETF應採取先宏觀、後微觀方式進行,即先考量本身年齡、收入、風險偏好等狀況,制定投資理念及資產配置,並動態進行調整;而後依據前述原則,在常用ETF投資策略中,確認擬購買的ETF種類;最後再參考本書所述方式,在各類型的ETF中,挑選優質標的及進場時間。本文內容偏理論,未來希望能夠有時間以實務角度,整理各類型ETF所涵蓋投資標的,以供讀者參考

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打造被動收入最重要的事

「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」讀書心得:富人思維及行動模式

讀「會計師低價存股術」的理財心得:如何用一張圖表存到1300萬元